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我們知道,陸上的車輛和空中的飛機,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計量單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時,而海船(包括軍艦)的速度單位卻稱作“節”。
關于航海單位“節”,你知道多少?
1、“節”的代號是英文“Knot”的詞頭,采用“Kn”表示。1節等于每小時1海里,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計量短距離的單位是“鏈”,1鏈等于1/10海里,代號是英文“Cable”的詞頭,用“Cab”。
2、“節”的起源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已相當發達,但當時一無時鐘,二無航程記錄儀,所以難以確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拖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里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那時候,計時使用的還是流砂計時器。為了較準確地計算船速,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便在繩索的等距離打了許多結,如此整根計速繩上有分成若干節,只要測出相同的單位時間里,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也就測得了相應的航速。于是,“節” 成了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相應地,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計量單位,國際上也通用“節”。
海里是海上的長度單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線上緯度1分的長度,由于地球略呈橢球體狀,不同緯度處的1分弧度略有差異。在赤道上1海里約等于1843米;緯度45°處約等于1852.2米,兩極約等于1861.6米。1929年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通過用1分平均長度1852米作為1海里;1948年國際人命安全會議承認,1852米或6O76.115英尺為1海里,故國際上采用1852米為標準海里長度。中國承認這一標準,用代號“M”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