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當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各界最熱門的話題,如何讓廣大學生真正成為創新型人才這才是關鍵。光有書本已經遠遠不夠,走出校園才有廣大空間。
“研學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學的載體。研學旅行的核心在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來自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教育總監王振民在論壇上表示。綜合實踐、研學旅行,就是讓青少年開拓視野,讓他們更多的接觸生活,了解生活。
江蘇研學旅行論壇上,曾經做了7年區教育局長,現今是揚州旅游局長的張貴聯就深有感觸,他表示只有研學旅行,走出校園,到社會實踐,才能突破傳統教育的理念,要在校外發現課堂上發現不了的好學生,研學旅行增加課堂上學不到的內容,要讓學生當主角,要請三百六十行專家能手當老師。
同樣是來自揚州的邗江區教育局長何云峰也指出,素質教育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書本不是學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學生的全部書本。”他強調:“最好的課堂的永遠在路上。”
當前只有上海等少數省市出臺何地的研學旅行實施意見,通過行政主管部門出臺政策和意見來推進動研學旅游的大力發展,在會上嘉賓提出了這樣的呼吁,“江蘇也將即將出臺政策,鼓勵我省研學旅行的快速發展。”將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陸岳新在致辭時表示,江蘇將從創新人才發展模式,研學旅行課程上下功夫;在基地建設的特色化上下功夫,整合社會教育資源,鼓勵企事業單位多元投入;在組織管理的規范化上下功夫,規范研學旅游組織管理;在活動評價系統上下功夫,把中小學參加研學旅行作為評價內容,有效發揮評價激勵導向作用。
研學是學習的升華,是知行合一的統一
在江蘇研學旅行論壇上眾多專家就研學如何更好符合研學的要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進行了深入探討。
研學旅行剛剛興起,亟待建立行業規范
當前,我國適合參加研學旅行的潛在學生人數超過1億人。中國旅游研究院等聯合發布了《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表示:隨著研學旅行市場需求不斷釋放,未來3~5年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
在論壇中,眾多嘉賓紛紛表示,隨著國家的政策出臺,市場的需求,研學旅行已經很火爆,但是當下還是有很多魚目混珠的研學旅行產品,很多的產品只是簡單旅游要素相加,或者僅僅參觀一下幾個博物館、科技館,就稱之為研學旅行。
何云峰就表示研學旅行的核心是課程,課程的結構決定學生的素質,研學旅行的質量,最大的問題是課程不豐富。
浙江軍旅文化園副校長尹延昭提出營地建設和管理必須規范。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執行標準,要注重整合周邊的資源,同時注重課程的科學性,實操性。
當前研學旅行剛剛興起,市場上眾多的研學旅行產品雜亂紛呈,缺乏真正意義的旅游和教育相互融合的內容,難以突出研學旅行的真正內涵,因此急需國家行業主管部門通力協助,提早介入,共同推進,樹立研學旅行的標準和規范。在會上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中國江蘇網董事長、總編輯陸峰提出了呼吁。
研學旅行和教育的深度鏈接不夠,缺乏教育的深度理解和頂層設計,樂學親子產業集群創始人喬凌峰也認為。研學旅行是一個城市資源的整合體,加強媒體教育各種資源的鏈接。他呼吁媒體、教育和相關部門共同攜手,可以將研學旅行做好。
南京紅山小學校長趙功偉就表示,當下研學旅行需要規范市場,建立秩序,加強安全。
新起點新征程 構建江蘇研學新平臺
“新起點、新視角、新征程”,是江蘇研學旅行高峰論壇的主題。對于教育、文化、旅游大產業而言,以課程為主導、以實踐為載體的研學旅行,如何邁向賦有江蘇特色的開拓之路,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