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連云港彩帆船營地轉發----青春作槳,熱愛為帆,“后浪們”起航了!
他們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他們還是投入并鉆研帆船運動的小小“航海家”。今年年底,世界青年帆船錦標賽將在巴西舉行,來自徐匯中學高一的彭帥臻和南洋模范初級中學八年級的吳小牧,將攜手代表中國隊參加諾卡拉15級的比賽。
不懼風浪,御風航行,奧林匹克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中種下并萌芽。
凌晨三時起床
父母從未想過,小彭未來會對帆船如此癡迷。第一次隨美帆去外地參加海上比賽,小彭才10歲。那一天,風大浪大,還下著雨,一個浪打過來,船就翻了。如果求助,就意味著提前結束比賽,沒有成績。10歲的小彭選擇了堅持,父母在岸邊,舉著望遠鏡,注視著孩子,手心捏了一把汗。“他掙扎了10分鐘,終于艱難地爬上船,最后一個返回岸邊。”看著他落寞的小身影,身后還跟著一艘救生艇,彭帥臻媽媽忍不住落了淚,“其實,孩子遠遠比我們想象得堅強,脆弱的反倒是我。”
其實,帆船不只需要強大的體能,這更是一項腦力運動,如何算出最短距離,如何選擇最優路線,都需要隨機應變。為了練好帆船,小彭開始自學鉆研,他閱讀了一本又一本的中外書籍,學習氣象學、物理、幾何、天文地理……高效率完成校內作業后,他常常在凌晨三四時起床,學習帆船知識,他說:“早起學習的效率更高。”
經歷大風大浪
37度曬成碳,3度4度凍成冰,這是練帆船的常態。吳小牧當然也愛美,每次下水前,會涂上厚厚的防曬霜,但相比起曬黑,在帆船領域的每一個小進步,更令她在意。每個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只要湖面不結冰,她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水上度過。吳小牧爸爸笑言,她是班級里最“黑”的女孩。
練了四年,小牧獲得了今年7月歐錦賽的參賽資格。比利時大西洋的風力是淀山湖的好幾倍,風高浪急、氣溫很低,教練征詢大家意見要不要下水,小牧毫不猶豫:“走,下水去。”
第一場國際賽事,只是小試牛刀。小牧告訴自己,人生,不只這一場比賽,自己還需要經歷更多大風大浪。
帆船陪伴成長
舵手彭帥臻和繚手吳小牧,如今是國內該項目的頂尖組合,均獲得了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與此同時,課業一點都沒落下。彭媽媽曾給兒子報了不少課外補習班,后來,為了堅持訓練,她把補習班全退了,“我當時心里也沒底,但沒想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好了,因為他學會了總結,更有效率。”今年,小彭還去海口參加了20多天的冬訓,開學后沒有缺席過訓練,依然考上了重點高中。
吳小牧則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短期規劃:每年參加國際大賽、拿名次、為國爭光;學習力爭上游,保持年級前10%的排名。她想要像谷愛凌一樣,取得學習和體育雙豐收。“帆船訓練對場地、風力有要求,相較其他運動更耗費時間,這就需要她學會時間管理,平時她見縫插針地學習書本知識,訓練中珍惜在水上的每一分鐘。”吳爸爸告訴記者。
青少年諾卡拉15級在國內尚沒有很多專業資料,為此,小彭自行翻譯競賽規則,同小牧一起學習。每周末,兩個孩子自行總結、下水、再復盤,厚厚的筆記本已經有好幾摞。手上的老繭越來越厚,但他們對帆船的熱愛,與日俱增。
帆船運動的魅力,需要更多人來參與、發現。彭帥臻爸爸自己也是帆船愛好者,他認為,這項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還在摸索中。更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日子越來越好,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還包括對多種類運動的追求。”彭爸爸說,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表現。
連云港七彩帆船營地隸屬北京七彩營地教育集團連云港公分司,營地座落于連云港連島海濱度假區內的江蘇省體育局海上訓練基地,營地師資雄厚,由多位帆船專業教練執教,與江蘇省帆船隊保持良好的訓練合作關系,為青少年帆船培訓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連云港七彩帆船夏令營擁有國際標準OP級帆船20余條,專業救生艇4條,保證青少年帆船活動的正常開展。
連云港帆船俱樂部 連云港帆船訓練基地 連云港夏令營 連云港帆船夏令營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